地震專傢答疑解惑:為什麼受傷的總是四川?

(原標題:地震,為什麼受傷的總是四川 ——專傢解答關於九寨溝地震多個疑問)

本報記者 盛利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裡。9日,記者圍繞地震發生的成因、未來餘震走勢及未來救災避險等,采訪瞭四川省地震局、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相關專傢。

成因:與汶川地震不屬相同斷裂帶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周榮軍說,此次地震為走滑型地震,發震區域構造復雜,地震發生區域主要是青藏高原東緣的構造帶,發生原因是其中的巴顏喀拉塊體邊界斷裂持續活動的結果,此前汶川、蘆山地震都屬於青藏高原東緣的構造帶區域。

雖然同屬一個構造帶區域,但此次九寨溝7.0級地震發生處不在龍門山斷裂帶,而是東昆侖斷裂帶與虎牙斷裂帶交匯處。“從斷裂構造看兩者之間的聯系,它們都是處於青藏高原東緣的構造帶。但要說地震發生的斷層,汶川與九寨台中商標權申請溝地震兩者之間沒有關系。當然,汶川地震對此次地震有沒有觸發,則需要未來進一步科學研究。”

災情:總體判斷低於同級別地震

周榮軍說,本次九寨溝地震持續時間約20秒,雖然感覺范圍較大,但從破壞情況看,可能這次破壞的情況不會很強烈。“首先,當地的人口密度比較低。其次,震中主要處於高山區,而當地人口主要聚集於河谷地帶,地震直接造成的人員、財產損失較小。”他說,總體來說,這次地震與同震級的地震相比,傷亡還是比較低的。但當地處於旅遊景區,特別是自駕遊、個人旅途受災情況目前還難以統計。“未來1至2天內,應該會有比較準確的傷亡人數報告出來。”

趨勢:不排除還有較強餘震的可能性

四川省地震局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9日12時,共記錄到餘震總數1063個。其中3.0—3.9級地震17個,最大餘震為8月9日10時17分發生的4.8級地震。

周榮軍說,餘震是地震發生後應力釋放的較長過程,從本次地震後的餘震分佈情況看,主要是東昆侖斷裂往虎牙斷裂走向。“目前,九寨溝7級地震發生還不到24小時,餘震還有一個發台灣商標查詢展的過程,需要一定時間進行判斷。”他說,從過去經驗看發生7級地震後,一般來說有可能會有低1到2級左右的餘震發生。“目前發生的最高餘震為4.8級,從已發生的餘震強度來看,不排除還有較高餘震的可能性。”

避險:大規模次生災害是否發生?

對於未來災區內是否會發生大規模次生災害,科技日報記者又連線瞭正趕往災區的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副研究員李新坡。

他說,此次地震發生地帶屬高山峽谷區域,地震發生後當地易發主要次生災害為滑坡和崩塌。“巖石在地表受到風化、降雨等外力作用,會產生裂隙或變得松軟,地震則是產生最後滑坡、崩塌的誘因。”他說,地震次生災害發生的先決條件是需要有長期地質變化的積累,“如果當地山體、巖層情況穩定,而地震的能量又不足以影響地質情況變動,那麼地震後也可能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滑坡、崩塌等次生災害”。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四川?青藏高原台中商標申請類別東緣構造帶地殼應力集中釋放

四川省地震局提供的數據顯示,1630年以來,距離此次九寨溝地震震中100公裡范圍內共發生9次6級以上地震。

談到為何近年四川頻繁出現地震?周榮軍說,近年來,四川地震發生區域主要是青藏高原東緣的構造帶。“地震發生原因主要是巴顏喀拉塊體向東滑移的過程中,產生的松潘斷裂、岷江斷裂、虎牙斷裂、松坪溝斷裂等斷裂帶運動的結果。這些斷裂帶環繞環繞龍門山形成,這就是俗稱的青藏高原東緣構造帶。此前的汶川地震、松潘地震、平武地震都發生在這個區域,此次地震也是這個構造帶,地殼運動的結果。”他說,地震發生的原因是都大致相同,那就是地殼釋放應力的過程,四川地震頻發的原因主要就是青藏高原東緣構造帶這個區域,地殼應力的集中釋放。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uoc505a4r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